近日,由中泰两国联合制作的3D恐怖片《育婴室》正在安徽紧张拍摄,为了打造电影的恐怖氛围,泰国”鬼王“导演不仅深夜入山体验阴森气息,更耗资建造特色
2021年国庆档最火热的影片当然是《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
如果带家里的孩子去观影,显然《我和我的父辈》是首选。
不过,由于《我和我的父辈》属于单元片,时间跨度比较大不说,还是连续四个不同的故事,不同场景,不同人物,这对于孩子来说存在一个接受度的问题,甚至于一些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全部看懂四个故事。
毕竟,《乘风》是战争题材,《诗》大量采用了剧情闪回,《鸭先知》是四十年前的故事,《少年行》还有科幻性质。
笔者观影后针对一些剧中可能存在的“问号”遴选出十个点,希望能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一些观影帮助。
一、《乘风》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乘风》中吴京饰演的马仁兴团长是历史人物真名,他1904年出生,曾在陕军混成旅当兵(台词里有),在国军那里最高当到少将,1940年他率领1600人的骑兵团起义加入八路军成为冀中骑兵团团长。抗战胜利后,马仁兴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一师师长,1947年牺牲于吉林四平,是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吴磊饰演的马乘风也是真名,他出生于1920年,是马仁兴的长子,1940年被送往抗大学习,毕业后回到冀中骑兵团任通信参谋(所以他会发电报),1942年的反扫荡中他和战友一起向日军机枪阵地发起冲锋,不幸牺牲,后来遗体和战友一起被安葬于河北保定蠡县潴龙河畔,当地有一个巨大的坟茔“白马连八烈士坟”。
二、《乘风》里被打死打伤的马都是特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拍摄影视剧的过程中,动物被伤害的现象也越来越少,这不仅是技术进步也是人道主义,当然,一匹马很贵的,不一定比特效便宜。
在《乘风》中有很多马匹被子弹击中甚至打断腿的镜头,实际上这都是特效,剧组都做了相关安全处理,为了打消观众的担心,该片末尾还注明了:在拍摄过程中,没有动物被虐待和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马匹没有被伤害,但在拍摄骑兵冲锋时很多群众演员包括主演吴京是结结实实被“伤害”过的。
三、大叶艾草对治疗伤口确实有效
在《乘风》中,马乘风脖子受了伤,有一个很长的伤口。马仁兴在路上发现了大叶艾草,特意拔下来揣在怀里,见到马乘风时交给儿子让他治治伤口。
原因马仁兴在电影里讲了,在没有药品的时候,破伤风确实很容易导致人死亡,所以身上有伤口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时消毒。
大叶艾草并不是直接按在伤口上用的,而是烧成灰,用艾草灰敷在伤口上,不仅可以止血和杀毒消炎,还可以保持伤口的干燥,甚至还能止痒,确实是一种野外可以应急的草药。
四、机枪打飞机不是神剧
《乘风》中有一段戏是马仁兴骑马把日军的飞机引入山谷中,事先埋伏在山梁上的机枪手果断开枪将飞机击伤。
机枪打飞机并不是神剧,而是历史真实事件,聂帅回忆录里有记载。这个原理也很简单,飞机在进入山谷时速度会放慢一些,而山梁上的机枪手距离飞机更近,打中的概率大大增加。
事实上,几十年后苏军侵入阿富汗时,阿富汗游击队也曾经用这种战术对付苏军的直升机,他们将苏军直升机引入山谷,然后山头上的机枪阵地开火将其击落。
五、骑兵冲锋中的牺牲
在抗战中,骑兵一般分为两种,龙骑兵(枪骑兵)和轻骑兵,其中龙骑兵相当于骑马的步兵,他们把马当成交通工具,快速机动到达目的地后下了马打仗。轻骑兵则是玩儿马刀的,通过高速冲锋杀入敌军阵地用马刀砍死敌人,当然他们也具备在马上开枪的本领。
冀中骑兵团原则上来讲属于兼具轻骑兵功能的枪骑兵部队,也就是说他们下马能打仗上马能冲锋。
在反扫荡中,冀中骑兵团担负了很重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要诱敌,把日军引走。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担负掩护机关和群众撤退的任务。当遇到日军包围时,骑兵团又要打头阵冲锋突出重围。
骑兵的冲锋过程必定要承受日军机枪和火炮的攻击,一部分骑兵在冲锋的路上伤亡是必然的结果,但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是战友的机会,要突出重围只能这么冲。
六、施儒宏的牺牲
在《诗》中,施儒宏(黄轩饰)躲在火箭发动机试车现场隔壁观察数据,不幸死于事故。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施儒宏这是抱着必死的准备去观察数据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片中有过两次爆炸声特写,次爆炸时施儒宏发现试车现场隔壁可以人工观察数据,那时候他是估计到有危险,但危险系数并不是很大。所以,上级才会批准他去冒险观察数据。
但是,次爆炸的声音和震动远远大于次,这也就意味着施儒宏的牺牲是一次意外,试车现场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大爆炸。
搞清楚这件事很重要,我们的前辈为了两弹一星是牺牲了很多人,但他们的牺牲不是莽撞的更不是盲目的。
章子怡是一位女性导演,她在处理施儒宏的牺牲时用了概念化的手法,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爆炸声等方式进行了潜在表达,这是女导演的特点和优势。
七、火药雕刻师
《诗》中科学家研制的是固体燃料火箭,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职业,火药雕刻师。片中章子怡饰演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技师,从本质上讲,她的工作性质其实要比研究火箭发动机的施儒宏更危险。
火药雕刻师是要保证火箭固体燃料也就是推进剂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符合标准,一旦出错,可能会导致推进剂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会造成火箭偏离轨道甚至坠毁或爆炸。
而这项工作还不能用机器来完成,只能人工用刀切,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做到0.5毫米以下的误差,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从事这项危险工作的人只有二十多位,他们都是堪比航天员一样的宝贵人才。
2016年的感动中国颁奖礼上,在岗位上深耕三十年的火药雕刻师徐立平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八、没有广告前的电视节目什么样?
《鸭先知》采取的题材是我国支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的诞生过程,老实说,这种酒在当年不好卖是正常的,笔者记得当年自卫反击战时有战士买茅台酒壮行,一瓶8块,已经很奢侈了。而参桂养荣酒当年卖到15块钱一瓶,几乎相当于两瓶茅台,换算到今天相当于三四千一瓶,这不是轻奢是豪奢。当年普通工人想买一瓶参桂养荣酒需要花近半个月工资,不是闹着玩的。
那时候电视台不播广告播什么呢?除了日常播报节目之外,电视台经常有空闲时间段,这时候有些电视台就会放一张静态图,一动不动,提醒你现在没节目。
你想知道什么时候有节目怎么办呢?那就看报纸,一方面是各种晚报上会有当地电视台的节目表,另一方面随着频道增多,当年可以登载全国电视台节目表的《中国电视报》非常流行,记得好像两毛五或者三毛一张吧,报纸的广告语是: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
九、参桂养荣酒的广告真的那么有效吗?
真的,本来滞销的参桂养荣酒广告一共只播了八次,但效果奇好,很快销售一空成了抢手货。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当年的电视观众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广告,参桂养荣酒的广告也没说这是商业推销行为。很多观众都把这个广告当成了正经的新闻报道,那个时代能上电视台新闻的东西,那自然是好东西不说,可能还是上级特别认可的东西,所以......
另一个则要注意一个问题,当年全国电视机保有量不过几百万台,家里能买得起电视机的人在当年绝对是经济相当宽裕的人群,所以15块钱一瓶的价格对于家里有电视机的人来说并不算太贵,他们一买自然会带动更多人买,羊群效应,所以......
十、回到过去没有意义
《少年行》中以未来科学家实现穿越时空,将机器人送回三十年前的研究项目为起点,讲述了一个励志的少年追寻科学梦的故事。
这个故事倒是和现在很流行的穿越小说异曲同工,同时开心麻花团队也比较擅长搞这个概念。
但是,家长需要给孩子说明的一件事是,回到过去这种概念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不仅存在严重的悖论还根本实现不了。孩子可以把回到过去当成一种娱乐性质的空想和幻想,但不要在这件事上执迷,不如把眼光放在现实的科技中。
比如片中的小小用两个电锤当螺旋桨发动机,还一直发现不了为什么自己的遥控飞机容易过热起火,让人不禁怀疑这孩子将来居然还能研究时空隧道。
综上,《我和我的父辈》四个故事,有牺牲,有奋斗,有传承,有创新还有梦想,这部电影非常适合全家一起看,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电影里得到一些什么。
END赞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