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误导观众,吃相难看,通篇煽情且漏洞百出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1-12-21   浏览次数:353   看图模式

最新上映的国产院线片《误杀2》到底好不好看?

我认为这是一部误导观众的翻拍烂片,豆瓣仅6分,它拉垮到我不做一期吐槽,实在对不起我花的票钱和足足2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所以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宣发逻辑:

因为起码有7成影迷是抱着对前作超高期待,想都没想就去看,比如我,可看完后却发觉自己像个傻子一样被戏弄得哑口无言。

其实主创也有自知之明,声明过《误杀2》跟前作毫不相干,可就是没有改名字,强行吃第一部的口碑红利。

请问,这算不算挂羊头卖狗肉?

作为监制的陈思诚,虽然不是《误杀2》的导演,但绝对责无旁贷,由此遭到大量观众吐槽。

狂喷这是一部欺诈观众的烂片,对陈思诚彻底失去了信任,以后再也不会看他参与的电影,陈思诚再次透支了观众对他在唐探宇宙所建立的好感度。

主创既然为了坑钱,脸都不要,那请问花了钱又花了时间的观众骂你一句欺诈,过分吗?

对得起那么喜欢第一部的观众吗?

在今年那部新版《天龙八部》里面,我就曾吐槽过她饰演的王语嫣,全程只会嘟嘴装嫩撒娇。

没想到这个毛病竟然在《误杀2》还能看到一些痕迹。

面对儿子危在旦夕的残酷事实,文咏珊的塑造流于表面,没有力量感和爆发感,我完全感受不到作为一名母亲的绝望和崩溃。

她太平静了,给我感觉儿子的死活对她来说无关紧要。

如果电影本身精彩好看,就算名字起得有误导性,我也愿意夸你是荡气回肠的好片。

但关键是你这剧本的逻辑硬伤也太多了吧?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有所剧透,不喜请自行退出

《误杀2》的故事场景非常单一,全片至少70%的戏份发生在同一间医院,电影场景局限性大,很容易让观众感觉成本不高,诚意不足。

那么剧本创意必须下足工夫,故事情节必须十分吸引,戏剧张力足够强烈才行。

《活埋》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小成本爆款。

可《误杀2》给我带来的观感更多只有违和。

这时候心脏突然被某位达官贵人插队截胡了,儿子失去那颗好难得匹配成功的心脏,结果无异于宣判死刑。

虽然《误杀2》也极力渲染父爱如山,但是用力过猛,控制不当,给我最大的不适就是重度煽情,煽情到引起反感的程度。

好像有一张嘴在我耳边全程夺命狂呼:你哭,你快哭!

真的几乎从头到尾贩卖悲情,把主角刻画得苦大仇深, “抄作业”都能抄成这个样子,不由令我联想起上个月看的那部《门锁》。

《误杀2》全片原创的内容大概也有个40%左右,其中把主角职业改成了编剧,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儿子,林日朗铤而走险设计出骗局,编了两个计划。

第一个计划就是剧情主线,以暴力挟持加新闻直播的手段引起社会关注,试图逼出幕后大人物。

第二个计划就是结局,所谓的强行扣“误杀”主题。

其实电影最后有一个彩蛋,全片唯一令我意外的反转,就是这个彩蛋。

然而意义不明,前面一大通煽情煽上天,最后这个彩蛋却表明所有一切只是一场闹剧,搞戏中戏?

不是吧不是吧?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全片逻辑硬伤或者不合理的设计太多太多。

尤其是女记者那一条线,说漏洞百出没有一点夸张。

为什么她在开头明明做假新闻诬陷主角非礼她,后面又突然良心发现,化身正义使者只身一人独闯龙潭虎穴?

为什么储存犯罪资料的电脑没有密码?

为什么储存犯罪记录的录音笔就这么装在衣服口袋里?

再来看其他线的BUG。

为什么凭借一条“谢谢”短信,男主就能判断出对方是插队抢心脏的幕后人物?

为什么手机铃声能从二楼传到一楼?

为什么主角能保证狙击手射脑门而不是射心脏,要是不小心把心脏打烂怎么办?

记者遥控一辆机器人进去通风管道,为什么要挂一个小丑面具吓坏警察

《误杀2》也设置了一对跟原版类似的情侣人质,却只是用来发挥恶俗的作用。

男主站起来娘娘腔地说,女的打男的怎么办......

我只能这是搞笑段子,用来缓冲紧张气氛,可这部片子压根不是喜剧呀!

我只能说监制不愧是陈思诚,妥妥就是他在《唐探3》的风格。

诸如此类的逻辑性问题电影没有给出合理解释,只会一个劲煽情和说教,借着主角的嘴喊着一些空洞虚浮的口号。

主创很自嗨,观众很眩晕。

所以全片看下来,《误杀2》到底误杀了谁?

真要按一个名词也应该是“制裁”,而不是“误杀”。

那个卫生局局长吗?

那更不叫误杀了,那直接叫杀人灭口谋杀。

最后,针对翻拍电影,我有几句肺腑之言不得不说。

我们什么时候能自力更生拍出这种精彩又感人的原创故事,而不是总是靠翻拍“原版”来圈钱?

千言万语,这一切的原罪只能归咎于四个字:

吃相难看。948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